要說現如今國內最具機遇以及發展前景的行業,光伏發電無疑算得上是最受歡迎的一個。
據業內專家介紹,經過多年的研究和技術開發,目前市場上太陽能光伏組件價格已大幅下降,且太陽能轉化效率也得以提高,使得太陽能光伏發電的商業化開發與應用成為現實。
在國家政策的引領之下,如今光伏產業已然成為一個規模達到萬億級別的超級大市場,而且關鍵的問題在于,即便是普通農村人,也能享受光伏發電產業帶來的各種便利以及福利。
比如,現如今已經深入農村的“光伏發電項目”,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。
“不需投入本金,只需提供個閑置的樓頂,通過將自家房頂租給新能源公司安裝太陽能發電站,便可實現月月收租金。預計10年時間后,安裝的太陽能發電站就全部歸農民兄弟所有。”
而且,光伏發電所產生的電力不僅能夠供安裝者自己使用,多出來的電還可以賣給電網公司賺錢。僅從這些優點來看,光伏發電項目確實算得上是一件難得的好事。
很多農民朋友比較單純,看到出租屋頂、不用出錢,就可以免費享受光伏發電帶來的福利,還能賺點零花錢,還能響應國家發展新能源的號召,自然會選擇欣然接受。
然而,在這個看似“穩賺不賠”的買賣里邊,其實卻隱藏著不少坑人的陷阱。特別是一些別有用心的新能源公司,他們已經開始利用農村人樸實的特點故意設圈套,大家對此一定要注意甄別,避免上當受騙。
接下來,筆者就帶著大家來看一下市面上普遍的“光伏發電”安裝陷阱,供大家參考。
第一個陷阱:免費安裝,但保養、維修不免費。
一些新能源公司喜歡和農民朋友簽訂所謂的“設備出租協議”,背后的意思就是農民朋友不用出一分錢,靠著國家的補貼以及發電的錢,就可以實現躺賺。
但事實上,很多朋友在安裝后才發現,太陽能發電板在陽光不充足的時候,根本達不到商家承諾的發電量;其次,這些設備也比想象中要金貴,需要定期保養或者維修,這些都是要安裝者出錢的。
算下來,農民朋友不僅屋頂被“免費”占用,還沒得到什么好處,完全是掉坑里了。
第二個陷阱:忽悠農民購買太陽能發電設備。
很多農村地區的朋友對于太陽能板發電其實并不了解,于是一些新能源公司就喜歡利用這個信息差,設法讓農民出更高的價錢購買設備,并打著“10年包回本”的銷售口號,忽悠農村人欠下指定的“光伏貸”,從中謀取更大的利潤。
而且這類小公司往往不到幾年就會選擇“跑路”撇干凈責任,無論他們多么美好的承諾,都是不作數的。
就這一招,不僅巧妙騙了國家的補貼,還給農戶造成了不小的損失,實在是令人非常厭惡。
綜上所述,國家現在大力支持綠色能源光伏發電,但不排除有一些別有用心的人想賺一塊錢,但是實體辦事正規公司也是有的。希望廣大的農民朋友,在參與光伏發電項目時一定要擦亮眼睛,注意不要去盲目貸款,更不要輕信謠言,疫情之下守好自己的錢袋子最重要。
原標題:光伏的坑在哪?